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增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中心组织15名师生外出开展专业考察与党史教育活动。
5月17日,经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遗址至右玉县杀虎口长城考察。土城子古城曾为北魏盛乐都城和唐代单于都护府故城,历史地位极为重要。遗址轮廓清晰可辨,墙体夯筑,残高数米至十几米不等,留有先秦、汉代、魏晋、唐代、辽金元时期的瓦当和建筑构件,文化堆积最深处可达十米。杀虎口位于晋蒙两省交界处,苍头河南北向流,明长城东西蜿蜒,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以来经杀虎口至土城子一带道路即是交通中原与草原的重要通道,它见证了历代北方民族南下中原的背影,也孕育出雄浑苍凉的“走西口”文化。
第二天,参观云冈石窟和大同博物馆。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即有记载,“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座,大小窟龛254个,造像共计5.9万余尊。最经典的是第20窟大佛,体态年轻健硕,额头宽阔,面庞丰腴,双耳垂肩,嘴角上扬,表情严肃庄重又不失温柔和蔼,既体现了拓跋鲜卑的包容自信,也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平。大同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300年的城市发展史和400余年的建都建京史。在博物馆,一行人参观了以“恐龙时代”“沧桑代地”“魏都平城”“胡风汉韵”“辽金西京”“明清重镇”为主题的文物展览,年代从2.5亿年前跨越到明清时期,极大地丰富了师生一行对大同历史文化的感性认识。
第三天,赶往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和集宁战役纪念馆考察和学习。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为金代集宁县、元代集宁路,经贸交流曾经繁华一时。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0米,南北长900米,城墙夯筑,外侧和四角分别置有马面和角楼。城内遗迹较多,有内城、外城、官署、孔庙、街道等。地表暴露大量遗物,有陶器、瓷器、石器等。经考古部门发掘,曾获得精美瓷器、铜器、丝织品、骨器类、古钱币、杂器类和建筑材料等多种文物。
下午两点半,来到集宁战役纪念馆开展党史教育学习。集宁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在乌兰察布集宁地区展开的3次大型战役的统称,时间从1946年1月至1948年9月。当时,解放军参战部队主要为贺龙司令员领导的晋绥军区及其属绥蒙军区部队、聂荣臻司令员领导的晋察冀军区部队、杨成武领导解放军第三兵团。集宁战役中,国共双方共投入兵力87400余人,其中解放军46000余人,国民党军41400余人;解放军伤亡11950余人,歼敌14000余人。集宁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战役之一。此次战役的胜利,阻止了国民党军抢占东北,捍卫了解放军抗战胜利果实,配合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决战胜利,阻断国民党傅作义部西逃的退路,促使北平、绥远得到和平解放。
参加活动的15名师生提前了解了相关资料,并在现场开展讲述。在土城子遗址,姚赛轩同学介绍了该城历史地位与简况;在杀虎口长城,邱文虎同学讲述了杀虎口历史及其地位变化;高建国老师对拓跋鲜卑部的崛起、北魏迁都平城的历史、草原丝绸之路、走西口文化等相关内容作了补充讲解;在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曹嘉懿同学对古城历史变迁作了介绍,随后专程赶来的旗文管所罗所长对古城的考古发掘、保护现状做了详细讲述;在集宁战役纪念馆,支部书记玉海老师引导大家有序进入,范雪松同学从整体上讲述了集宁战役的背景、经过及其影响。
19日下午,返回呼市,圆满结束了此次考察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选取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和集宁战役革命历史为主要考察、学习内容,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观察、听取相关人士讲解等多维度学习,师生一行对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有了深刻认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的讲话有了深入感悟,对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有了深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