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为每个民族打造一张文化名片”: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出版

2017-08-17 文字:    点击数: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彭珊珊

 

   蒙古族人为什么住蒙古包?藏族人为什么至今仍保留叩长头、天葬等习俗?拉祜族为什么会有“男女平等”的传统,其聚居社区又为什么会出现在遥远的美国加州?

   2017年8月16日下午,在“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文化论坛上,十余名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纳西族、拉祜族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为每个民族打造一张文化名片”,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一致性和多样性,回答社会各界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关切和期待。

        undefined

与会学者合影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担任总顾问单位,学者乌丙安(蒙古族)、郝苏民(回族)、葛剑雄(汉族)担任总主编,汇集全国400多位各学科专家参与编撰,旨在展示每一个民族的亮点、特点,包括藏族的天文历法、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赫哲族的冬捕和渔猎、黎族的织锦和树皮服等等。

   该丛书共56卷,分批出版;其中第一批7卷9册(《天子骄子——蒙古族》、《雪域之光——藏族》、《澜沧笙歌——拉祜族》、《云龙彩云——纳西族》、《鹿鸣兴安岭——鄂温克族》、《乌苏里渔歌——赫哲族》、《琼岛守望者——黎族》)历时五年编纂,在今年的“上海书展”首发。

 

藏族人为什么选择天葬?

   “藏族卷的第一章写的就是人文地理,只有先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才能理解藏族文化为什么在这里产生。” 《雪域之光——藏族》主编、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袁晓文(益希汪秋,藏族)说。

   藏族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民族,其分布范围大致和青藏高原的范围重合。尽管也有一些民族与藏族交错而居,但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区域基本上都是藏族生活的地方。“为什么藏族文化主要是向东发展,而不是向中亚和南亚?因为南边有喜马拉雅山脉,西边有昆仑山等山脉;而向东,是从海拔的高处往低处去,要容易得多。”

   藏族文化是为了适应高原环境而产生的生存策略、生存智慧。驯养藏獒、牦牛,栽培青稞……在极具高原特色的物质空间之外,高原先民对精神世界的塑造更加引人注目。例如学者分析藏传佛教信仰体系的社会功能包括减少人口增殖和减少人的物质欲望,从而与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在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的今天,藏族依然顽强保留了叩长头、转神山、拜圣湖的习俗,代表了人类对自然膜拜的一种极致。在藏人眼里,大部分山都是神山,大部分河都是圣水,这种对神山、圣湖、圣水的信仰和崇拜是世界范围内都绝无仅有的现象。这种对自然的高度敬畏和尊崇,是藏族人世世代代在人类极限地区——青藏高原生活所沉淀下来的文化经验。

  “一些不了解藏族文化的人可能会以愚昧、落后来理解这种行为现象,其实这凝聚着藏族文化的智慧。在极端脆弱的环境下,人必须和自然保持高度一致的协调。”袁晓文在序言中写道。

      undefined

电影《冈仁波齐》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星星在《雪域之光》第一章中写道:“雪域注定要成为佛教生根繁茂之地……抛开政治因素不说,高峻、空灵、气象万千的雪域高原是一个认知和理解宇宙及人生法则最理想的地理空间,最适合也最需要佛教这样赋有博大兼容气度、能够通透终极真理的知识和觉悟在这里发展。”这种精神空间的营建,是适应极地生存的特殊诉求和最高建树。

   同样常常引起关注甚至受到误解的是“天葬”。在我国,天葬是藏族和蒙古族共有的葬俗,其中藏族又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有专门的天葬台,有专门进行天葬的动物——秃鹫,有职业天葬师,天葬时必须有喇嘛参加等等。袁晓文在序言中写道:“藏族人选择天葬,既有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有文化选择。”

   从生死观的角度而言,藏族人更看中灵魂,而死去的躯体只是一副皮囊,通过鹰鹫的飞升把死者的灵魂带到天上,蕴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高海拔地区基本没有树木,缺乏木材,而土地基本是冻土层,一旦破坏基本不可能恢复,即便土葬,遗体也不易消解,所以人们一定会选择一个和这样的环境相匹配的丧葬方式;

   而从宗教层面来说,天葬的思想基础是佛教的灵魂不灭说,与佛本生故事“舍身饲虎”、“舍身饲鸽”等有关系。

      undefined

藏族天葬时必须有喇嘛参加,超度亡灵

  拉祜族为什么“男女平等”?

  “两性合一”是拉祜族的独特文化,没有男尊女卑,其民间谚语有“世间万物成双对,形单影只不存在”的说法。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刘劲荣(拉祜族)、云南大学教授张锦鹏主编的《澜沧笙歌——拉祜族》一卷中,介绍了这种独特的精神世界。

   拉祜族传统观念认为,村寨领导职位应该由夫妻共同担任,在祭祀至上神灵时必须摆上成对的供品和法器,有不少类似“筷子成双”的谚语,它们都喻示着一种理念:男女必须结为连理,之后便形影不离,同心协力。甚至,拉祜族过年要过两次,先过“女人年”,再过“男人年”。

   “两性合一”文化造就了拉祜族较为平等的男女地位,在生活中要求男女共同做主,夫妻共同掌权。在拉祜村寨中,村民常以男女户主的名字联合起来称呼一个家户,例如扎列(男)和厄娜(女)夫妇,村里人便称之为“扎列厄娜家”。尽管历史变迁对传统拉祜村寨的结构有所破坏,但在21世纪到来之际,大多数拉祜户主的双家长之间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一致,“同声同气,共进共退”。

      undefined

拉祜族婚礼要在男方女方家分别举行

   除了有78%的人口分布在澜沧江以西,拉祜族人在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等地也有分布,这些拉祜族人都是由中国云南省迁入异国他乡的。

   在采访中,拉祜族学者刘劲荣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了他前往美国加州寻访拉祜族小镇的“奇遇”:“美国的这个拉祜族聚居小镇有3000多人,平时工作生活和一般美国的亚裔无异,但拉祜族的语言、文字、服饰、习俗通过宗教活动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他们去教堂时穿着民族服装,读拉祜语写成的圣经,学民族的史诗和歌曲。”

   据刘劲荣介绍,这些拉祜族人是在越战之后从东南亚迁往美国定居的。起初他也不确定,这些素未谋面的美国公民究竟会不会有拉祜族的认同?但一下飞机,他就看到用拉祜语书写的欢迎横幅,紧接着是极度热情的款待。“他们虽然不会汉语,但因为史诗、文化的传承,都知道拉祜族的祖先来自中国,而我从中国来,他们就以对待祖先一般的规格对待我。”

      undefined

在美国加州也分布着一小部分拉祜族人

   蒙古人为什么住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物质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蒙古人携着蒙古包或是游牧、或是征战,几乎走遍整个亚洲大陆,堪称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建筑,也是亚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创举。据《天子骄子——蒙古族》主编、内蒙古大学教授齐木德道尔吉介绍,内蒙古文联译审郭雨桥先生自学蒙古语、自费踏遍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蒙古族居住地区,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以独特视角写作了该书中的蒙古包一章。

      undefined

蒙古包形制

      undefined

其他形式的“蒙古包”(图 郭雨桥)

   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它易于搭建,能够逐水草而居。蒙古包为何是圆的?这种设计蕴含了几何学、力学的道理,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使用空间,一方面能均匀分散压力,并且确保蒙古包内生火时排烟顺畅。而当风雪刮向蒙古包时,会顺着包顶的弧线划过,不会积聚在蒙古包前后,以至于将蒙古包掩埋。

   蒙古包既是民居,又是时间计量的工具。这得益于蒙古包顶的套脑和呈圆形辐射状的乌尼杆,能够均衡地丈量太阳照在蒙古包里的时间,使蒙古包变成一个日晷。

   蒙古包对蒙古人的体质、性格、气质、文化心理的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从小在蒙古包里诞生、在马背上成长的人,他的精神世界与农耕民族是不同的。

      undefined

蒙古包的计时方式

   蒙古袍同样是与游牧生活相契合的一种发明,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发布会现场的蒙古族学者均身着蒙古族服饰。

会议间,90岁高龄的辽宁大学教授、蒙古族学者乌丙安先生穿着的是较为传统的蒙古袍,其腰间缠绕用绸子制作的传统腰带。这种腰带有两至三丈长(约6.6-9.9米),较宽,在传统的游牧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保暖;骑马时保护肋骨和内脏、减少颠簸痛苦;把袍服分成两个部分,上面形成口袋可以装物品或做婴儿襁褓,腰带上可以垂挂一些游牧用具如蒙古刀、鼻烟壶等等;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来提水、牵羊。

      undefined

身着传统蒙古袍的乌丙安先生。传统蒙古服饰的腰带有6.6-9.9米长。

   齐木德道尔吉先生则身着改良版蒙古袍,所佩腰带是一种便捷式样的腰带,穿戴方便;而另外一位青年学者则身着更加轻便、时尚的蒙古族服饰。几位学者表示,在当代社会如何实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是非常紧迫的问题;而蒙古袍的改良,作为民族传统的物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范例,或许能带来启迪。

      undefined

身着改良版蒙古袍的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