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乌云格日勒研究员应邀参加书谱石刻:中古到近世华南与西域研究的对话学术研讨会

2019-07-20 文字:乌云格日勒    点击数:

2019年7月18—19日,由北京大学文研院、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书谱石刻:中古到近世华南与西域研究的对话暨“北大文研论坛”第九十八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埃默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二十余位学者出席并参与讨论。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邱源媛对工作坊的主题与缘起作了介绍。

论坛共分三场举行,第一场主题为“欧亚官私文献与社会 — 以族谱为例的讨论”。邱源媛副研究员主持,文研院院长邓小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玮、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乌云格日勒参与会谈。乌云格日勒研究员报告题目为“家谱中的贵族--清代扎鲁特右翼旗扎萨克贝勒家谱初探”,北方游牧民族具有口述史的历史传统,早期谱系传承主要依赖以贵族为中心的口述史。17世纪以后则形成较多的蒙古文史书。由于蒙古各级贵族有自身的世袭制度,清廷要求其编修详细的家谱,上报中央理蕃院,由理蕃院保管并对蒙古贵族的世袭情况进行审验。乾隆初年至清末光绪年间,族谱规定为十年修订一次。清代以来,蒙古贵族家族修家谱相当普遍,但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报告中以美国哈佛大学柯立夫教授收藏的扎鲁特右翼旗扎萨克贝勒家谱为例,分析了其中记载的长、次子夺爵的故事。并指出,家谱与档案文书能够起到互相印证、补充的作用。家谱是珍贵的文献,能够脉络清晰地衬托出政治制度的实施过程以及政治制度下的家族和个人,对研究社会政治史非常有效。

第二场论坛主题为“多语种石刻史料与跨地域欧亚大陆之比较研究”,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谢湜主持,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郑振满、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田宓、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历史系博士生陈博翼、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与历史学系博士生孔令伟、埃默里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卢正恒参与会谈。

第三场主题为“官方文书的编纂、流通与知识生产”,深圳大学助理教授蔡伟杰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党宝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阿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乌云毕力格、深圳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蔡伟杰、内蒙古大学包呼和木其尔博士参与会谈。包呼和木其尔博士以“喀喇沁地区苏木与阿勒巴类别分析”做了报告。

                                             

undefined

会议海报

  undefined

乌云格日勒研究员做学术报告